3D列印公差補償實測-公差補償全效果!

2023-06-05

揭示公差補償的真實效果:

全面展示3D列印公差補償的成果!


在3D列印的世界裡,每一個設計師和製造者都追求著最高品質和精準度。

然而,列印機、材料和環境等因素總是可能導致尺寸偏差。

為了克服這個問題,公差補償成為了一個關鍵的技術。


還記得我們有另外一篇文章,

在介紹「甚麼是公差補償」、「如何做公差補償」

👉3D列印公差補償完全指南!確保你的成品尺寸準確性!

這一次,我們實際用赤兔 CHITUBOX中的 公差補償示範一次給大家看!




公差補償的意義與重要性

公差補償是根據實際需求和設計要求,在3D列印過程中對模型尺寸進行微調的技術。

它的重要性在於能夠解決列印中產生的尺寸偏差問題,

確保成品能夠符合預期的尺寸準確度。

對於組裝型模型和配件連接型模型尤為關鍵,

它能夠確保零件之間的精確組裝和連接,使整體結構和功能運作順利。



測試列印與公差補償設定

在應用公差補償之前,建議進行測試列印。

首先,列印一個樣品模型並使用測量工具測量其實際尺寸

接著,計算測量值與理論值之間的偏差,這將成為設定公差補償的基準。

揭示公差補償的真實效果:  全面展示3D列印公差補償的成果!

達億3d實際測試公差補償功能,本次印了4個立方體做測試,

在3d圖檔所做的立方體為20*20mm。


還未使用公差補償的立方體,誤差是0.21mm

一般光固化3d列印,底層為了增加物體在上載台的黏著度,底層照光時間較長

導致接近底層的樹脂膨脹,使靠近底層的面誤差會較大,

第一次:未使用公差補償,誤差0.21mm


確認誤差值後,在CHITUBOX,我們可以進入設定選單,找到公差補償的選項,

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適當的設定。通常建議從小的值開始,然後進行測試和調整,

直到模型的尺寸精度符合要求。

光固化3d列印第二次:實際使用公差補償功能,誤差值0.20mm

第二次:實際使用公差補償功能,誤差值0.20mm

公差補償的效果 一旦設定完成,我們可以進行公差補償實測。

但在第二次公差補償設定完後,發現誤差值只所減一些些,這時候要再去公差補償設定中做調整。

第三次:使用公差補償功能,誤差值1.06mm

第三次:使用公差補償功能,誤差值1.06mm

至第三次,明明使用公差補償功能,但誤差值卻越大,

這開始讓我們思考,是不是有其他因素影響,所產生的列印誤差?


第四次:使用公差補償功能,誤差值0.18mm

第四次:使用公差補償功能,誤差值0.18mm

至第四次公差補償修正,雖誤差變小了,但還是存在0.18mm的誤差。




探索公差補償失效的原因

當我們在使用公差補償功能時,卻發現誤差值呈現效果時而大、時而小,

這讓我們開始思考是否有其他因素在影響列印的精度。


公差補償失效的原因可能有多種,以下是一些可能性:

  1. 列印機校準問題:列印機的校準是確保列印精度的重要因素。如果列印機本身存在校準問題或機械結構失調,公差補償可能無法正確修正尺寸偏差。
  2. 材料特性:不同的列印材料具有不同的收縮率和熔融特性,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列印出的模型存在尺寸偏差。公差補償無法完全解決材料特性帶來的尺寸變化,因此在選擇材料時需要考慮其特性對精度的影響。當然想同的材料誤差值應會相近,因此在這次實驗中,應非為此問題影響。
  3. 環境條件:列印環境的溫度濕度等因素也會影響列印精度。環境溫度的變化可能導致材料膨脹或收縮,進而影響列印尺寸。在使用公差補償前,確保列印環境的穩定性是很重要的。
  4. 設計因素:設計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限制和困難,使公差補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。例如,複雜的幾何形狀或極小的尺寸可能無法完全補償。在設計階段時,需要考慮到公差補償的限制,並根據需求進行適當的設計調整。


以上推測可能造成列印時所產生的公差現象,

其餘還有機器保養狀態、lcd照光光亮穩定性等,

切片軟體的公差補償確實可做到縮小列印公差,

但環境、氣候的穩定性狀態也會影響列印品質。


總體來說,機器是協助您製作的工具! 但微小精致化要求,還是需要人工修正

以及各種嘗試,才能達到您的理想值喔!

聯絡我們
  • -
  • ※ 當此商品補貨時會自動通知您
購物車
您的購物車是空的
  • {{ item.option_sort }}
    {{ item.quantity }}
    {{ item.price }}
    已下架